干旱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其城乡差异性分析 |
摘要点击 93 全文点击 0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作 者 | 李 江 胡丽条 毕 军 马宗伟 |
单 位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
|
摘 要 |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区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干旱造成的经济影响及其城乡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样本上,经济损失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而增加;极端干旱时,农村地区经济边际损失相较于城市更严重,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当干旱程度减轻(干旱指数增大至约084),农村地区的经济边际损失低于城市,城乡差距有所减小。异质性分析发现,处于东部地区或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区域经济受干旱的负面影响相对更重,城乡经济受灾差距也更大。低财政支出区县虽可能出现“因灾得利”现象,却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区县间的经济差距。研究对减小城乡地区间的灾害脆弱性差异、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干旱 经济损失 城乡差异 固定效应模型 异质性分析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耦合自然灾害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研究”(项目批准号:52170189;项目负责人:马宗伟)成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环境风险复杂系统动态模拟与治理”(项目批准号:72234003;项目负责人:毕军)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 |
|